回望过往9年的学习经历,我的一点点体会。
首先,在英语方面,我们从小在英语上付出的精力是最大的。
因为我一直认为英语是最值得提前规划学习的科目,性价比很高。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,学通后之后初高中英语科目上会节省很大时间和精力。小学学校是英语特色校,学校学习的是英文原版教材,内容比较生动活泼,有小儿歌、卡通人物小对话等。
老师要求会背,我把音频放给孩子听,发现孩子听过后很感兴趣并能大声唱出来,对话放过几遍过后也能带有表情的生动的复述出来。这时我确定孩子在听觉上敏感性较强。我给她买了一些英文读物比如《牛津树》《彩虹兔》等,都采用先听后读的方法,其中部分有趣的篇目孩子都能绘声绘色地表演出来,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
后面陆续给孩子看了《小马宝莉》《小猪佩奇》《小谢尔顿》等英文动画片。随着表达能力的提升,她有机会参加了各类英语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增加他的自信心,表达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。并在五年级取得ket和pet的优异成绩。
在进入初中后,学习科目增多英语没有再投入过多时间,属于啃老本的状态,好在之前的积累比较充分,中考取得了118分的成绩。总结下来英语非常值得小学提前规划和提前学,越早学习效果越好。尤其较小孩子有语音敏感期,找到适合孩子的原版教材,多听多模仿对英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。
展开剩余72%其次,对于历史的学习,也是偶然为之获得了一点收益。
孩子小时候有听故事睡觉的习惯。我就用手机搜了一个讲给孩子的成语故事的音频,内容是关于楚汉相争的故事比如:十面埋伏、约法三章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,孩子听着觉得很新鲜很有趣。后来闲暇时我又陆续找了凯叔讲给儿童的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放给她听,她也很喜欢听。
在出去旅游的时候或者长期时间开车的时候,我就会放一些讲唐诗宋词诗人的故事。当然这些具体听进去了多少,孩子具体接受了多少知识我也不是很清楚,只觉得这个方法简单易行,当做兴趣也不会要求孩子必须讲一些其中的故事给我们听,所以她听着就没有负担。
但是我觉得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有的。
这一点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得到了印证,孩子的古代史学习是比较轻松的,中考历史也得到了满分的成绩,她自己也感到比较惊喜。总结下来历史在孩子不反感的情况下可以多看多听,不用刻意为之,当成一件轻松有趣的兴趣去做更好。
最后说到了语文的学习,我觉得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比较刻意了,也比较辛苦。
我家女儿听力接受能力比视觉接受能力要强,她的文字学习就比较慢,小的时候识字量也少。小学一二年级无法做到独立看只有文字的书,文字的学习基本上是跟着学校的进度,三年级以后才开始慢慢的独立阅读。
可能经验不足,现在很多妈妈从小会带看在孩子看绘本,有图有文字内容生动活泼,对孩子识字有很大的帮助,也更容易建立读书兴趣,这个方法还是很好的。我们没有看过绘本,错过了孩子的文字敏感期,后面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困难。我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了沈石溪的动物系列,因为故事比较有趣,开始我读给孩子听,后来并着她一起读给我听,慢慢过渡到她自己去读,这个过程用了比较长的时间。
之后孩子慢慢开始自己阅读她感兴趣的故事书《米小圈上学记》《故宫大怪兽》《哈利波特》。
总的来说她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不大,初中名著也没有全都全部读完,有的就是看了课外教辅上的知识点总结。总之,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喜好,读书让她自己选择想读的书。
后面到了五六年级开始意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,我觉得像英语一样可以提前积累,培养一下文言文的语感。在背诵课内上文言文的基础上我们一起背诵了初中必背的文言文,还积累背诵了一些看课外短篇文言文。为了记录孩子成长同时也让她有一定成就感,我们会背一篇录一个小视频作为记录。时间久了看着留存的背诵视频孩子也很有成就感。
上初中后,语文考试中出现了文言文的考查,孩子基本不丢分或少丢分。对于语文阅读和作文这一大板块,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一下一儒老师。
我们跟一儒老师系统上完了小高年级阅读课、初中的阅读课和中考作文课,补足了我们这两个板块的不足,尤其着重好评作文课。孩子表达能力还可以,但是懒于动笔。
跟一儒老师的作文课后,需要定期完成一篇作文,不得不动笔动脑了。从找题材到列提纲到初稿到成稿,最后老师帮着修改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。其中每个环节老师都给予细致的指导直到最后完成文章。
跟着老师学习写作的过程,培养了她如何选材立意,如何突出重点,怎样运用各种写作手法,锻炼了孩子的写作能力、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。在期中期末的考试中,很多同学都写背诵好的作文,她不会去背这些作文,她会用自己写过的文章里的素材,根据作文要求的进行改写,因为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,每次作文成绩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中考语文成绩取得了113分。
总结下来语文跟英语一样,可以不分年级提前积累,多读书提前学习背诵一些文言文,让孩子对文言文有熟悉度有语感。
发布于:浙江省靠谱的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来,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